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抑制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吗?——基于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分析
2022-02-12分类号:F832;F49;F279.2
【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摘要】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社会主体平等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金融投资回报率较高和影子银行规模较大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金融化水平的抑制作用较强,这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金融投资回报率和缩小影子银行规模的渠道缓解企业金融化水平。进一步地,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东部地区以及非高科技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从经济后果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降低企业金融化所引发的经营风险。本文的研究拓展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金融化的研究领域,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以及金融风险防范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企业金融化 影子银行 金融风险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投资安全保障体系研究”(19ZDA1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财务特征、治理环境对其退出产融结合的影响研究”(17BGL2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金融化与投资行为研究:基于产业公司设立私募基金的分析”(71902028);;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研究”(20JCC08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资助项目“人民币国际化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20YQ05)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