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热”后的思考
1993-04-01分类号:
【部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沿中国的海岸线,从南到北先后出现了10多个保税区,它们是海南洋浦、深圳沙龙头和福田、厦门、福州、宁波、青岛、天津港和大连等地。在中国,保税区虽然刚刚成形,但已引起了世界的注目,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人们对保税区的认识与实际发展的需要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许多人仅仅认为,保税区只是比特区还要“特”的地区。保税区一度似乎成了一种改革的“时髦”,一种开放的“象征”。有些地区甚至不经过国务院的批准,竞相搞起了“自费保税区”。即使办了保税区,也仅仅在优惠政策上做文章,来个“你特我更特”。
【关键词】海南洋浦 地区经济 优惠政策 沿海港口城市 核心地区 综合投资 腹地经济发展 国际市场 引进外资 “象征”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