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江苏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
2021-08-25分类号:X321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管理创新研究基地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协调国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为研究区,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选取6个指标评价生态环境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价生态保护红线现实生态位与理想生态位的匹配程度,据此划定江苏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结果显示:(1)极度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区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83%,主要分布在苏北丘岗区、江淮湖荡区、西南丘陵区以及太湖流域;极度生态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6.96%,在空间上呈现明显“南多北少”的分布形态。(2)江苏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7406.68 km~(2),其中刚性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57.28%,弹性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42.72%。(3)江苏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呈现“一横一纵三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包含长江沿岸地区、京杭运河沿线湖泊群、西南丘陵区、苏北丘岗区和江淮湖荡区。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可有效评价生态空间的适宜性,从而能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科学的方法,同时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优化调整提供定量参考依据。
【关键词】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InVEST模型 生态保护红线 江苏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774086);; 2019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9-0598)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