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结构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2021-07-25分类号:F224;F832
【部门】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在深化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科学评价银行业的结构性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区别于早期针对个体样本的技术性TFP增长研究,本文通过构建并分解加总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对我国银行业以及不同类型银行的结构性TFP增长及来源进行有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期间,我国银行业的结构性TFP增长表现良好,其中,整体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进一步分解发现,制度创新改善和加总的个体技术进步推动了银行业结构性TFP增长。在整体效率变化方面,加总的个体技术效率变化和结构效率变化都有待提高,其中,范围效率变化是抑制结构效率改善的主要因素。考虑不同类型银行,制度创新变化对所有类型银行的结构性TFP增长都影响显著,加总的个体技术变化对股份制和地区性银行的结构性TFP增长贡献更突出;加总的个体技术效率变化、结构效率变化、范围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对不同类型银行的结构性TFP增长作用有限。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结构调整 制度创新 技术进步 效率改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融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72073046);; “金融分权背景下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71703040);; “中国商业银行运行效率与经济增长”(7197314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19CJY06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测算研究”(17JZD013)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