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涪江小河坝站水沙关系特性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2021-07-15分类号:P333.4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重庆缙云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摘要】涪江流域是三峡入库水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基于涪江流域出口水文站1980~2018年的日径流、输沙率实测数据,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水沙序列、水沙关系特性,并量化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两类驱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年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以1997和2012年为转折年,呈典型的三阶段特性;月尺度上,径流和输沙量主要集中在7、8、9月;日尺度上,径流和输沙的集中度指数分别为0.5、0.91,表明"大水大沙"现象日益突出。(2)基于长时期序列的水沙关系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界影响因子(a)呈显著上升趋势,河流输沙能力因子(b)呈显著下降趋势;基于洪水场次事件的水沙环路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顺时针和逆时针环路为两类主要的C-Q环路类型,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表明人类活动因素的增加和河流输沙能力的降低。(3)人类活动因素是影响涪江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径流和产沙量的贡献率占到86%和97%以上。以上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沙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涪江流域 水沙关系 水沙序列 C-Q环路 驱动因素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1ZY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9006);; 国家重大水利基金项目(12610100000018J129-01)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