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置”背景下多元经营主体农地利用效率——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实证经验
2021-10-15分类号:F321.1
【部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更多的非集体成员可以进入到农业生产行业,多元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必将对我国的乡村农地利用、农业生产和社会形态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617份农业经营主体入户调研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从产值、产量两个方面测算了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得到了如下结论:从规模效率来看,产值上资本农场的表现最好,产量上家庭农场则更优;从技术效率来看,产值上传统农户最优,而产量上资本农场最高;从综合效率来看,产值上资本农场最高,产量上家庭农场最高。农地利用效率结果可以得到的政策含义是若我们的政策目标是追求的是产值,则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仍是有效的选择,资本农场的效率最高;若我们追求的是粮食产量,则家庭农场是目前最优的选择。
【关键词】“三权分置” 多元经营主体 农地利用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长江中下游地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80,41401123)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