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中下游特有鱼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其保护对策
2021-07-15分类号:S932.4
【部门】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基于2012~2017年在金沙江中下游干流两个区域江段(攀枝花和巧家)的渔获物调查,对两个区域内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适用于金沙江中下游特有鱼类的保护措施。结果显示:2012~2017年间,共采集到特有鱼类25种,隶属于4科17属;向家坝和溪洛渡蓄水后,各调查区域主要特有鱼类的资源丰度均明显下降;除西昌白鱼外,24种鱼类均为适应流水、砾石生境的种类。基于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的分析,认为金沙江中下游干支流的梯级开发以及持续的过度捕捞是影响该区域特有鱼类资源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在尽量延长各干流水库回水变动区流水生境江段长度的同时,应在流域规划层面上,保证重要支流生境的自然化;此外,应在重要生境区域加强渔业管理,并同时加快特有鱼类的全人工繁殖工作。
【关键词】种群丰度 过度捕捞 梯级水电开发 保护措施 金沙江中下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134);;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JG/10917B)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