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对外开放概念的内涵及其客观必然性的再探索

2021-09-12分类号:F091.91;F114

【作者】汪海波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马克思主义从来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或流通)、分配和消费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力,二是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的上述原理,对当代的对外开放研究也是完全适用的。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可以认为,对外开放概念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体型的对外开放,即产品(包括服务)和生产要素以及作为消费者的旅游人员在国家之间的流动;二是制度型的对外开放,即体制的输入和体制的输出。中国的对外开放有着客观必然性,可以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加以论证,其决定性的原因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外开放的决策。
【关键词】生产力  生产关系  实体型对外开放  制度型对外开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