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分离小学和初中对房价的影响:测度教育均等化的一个新方案

2021-12-08分类号:G639.2;F299.23

【作者】刘亚南  汤玉刚  
【部门】山东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在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下,居住地址同时决定邻近小学和初中,那么家庭购房时,更看重好初中还是好小学?是如何将小学与中学“捆绑”考虑的?这一问题的答案有助于精确识别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政策着力点。本文借鉴住宅特征价格模型和边界固定效应方法,利用济南市二手房市场挂牌数据与初中、小学质量及相关地理信息,研究了家庭“购房择校”行为背后的需求动机。本文利用“小升初对口直升”政策所形成的初中、小学学区边界,以及边界两侧的教育质量差异,构建实证识别策略。研究发现,在优质初中内部,优质小学学区房没有显著溢价;在普通初中内部,优质小学学区房溢价约为6.5%~7.9%;当满足普通小学需求后,优质初中溢价在8%左右;当满足优质小学需求后,优质初中溢价在20%~30%。使用租金数据进行的证伪检验以及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实证发现。本文为发现并测度城市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薄弱环节,准确定位均等化政策的着力点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本文也为空间交叠地方公共品或公共服务的福利效应分析提供了一个可拓展的一般性技术框架。
【关键词】购房择校  小升初对口直升  边界固定效应法  特征价格模型  公共品捆绑消费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民权利、群体福利与地方财政:来自房地产市场的自然实验”(719730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本化效应、土地财政与地方公共品提供:因‘地’而异的中国式分权”(71573160)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