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环保因素的“前港后厂”钢铁产成品运输网络优化
2021-08-25分类号:X322;F426.31;F259.2
【部门】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天津港有限公司
【摘要】中国大部分钢铁企业深居内陆,出口钢材需远距离运输到港口,再通过海运发往世界各地,故建立港口与钢铁企业的合作关系将尤为重要。与铁路、水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单位换算周转量的碳排放量更高。但中国内陆运输多采用公路运输,这将加剧大气污染。本文提出基于"前港后厂"联运的钢铁产成品运输问题,以加强港口与钢铁企业的合作。为降低运营成本和碳排放量,建立以碳排放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及时间窗惩罚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钢铁产成品运输网络优化模型;并设计融合和声搜索的环形拓扑结构PSO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对仓储成本进行灵敏度分析,以探究其对"前港后厂"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港后厂"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运输网络的总成本和碳排放量,且合理的仓储成本更能加强港口和钢铁企业间的紧密性。
【关键词】碳交易 资源复用 组合优化 PSO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1038,71431001,5187915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C630008)
【所属期刊栏目】运筹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