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2021-11-25分类号:F832;F49;F299.21
【部门】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普惠金融的延续和发展,能够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2011—2019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权TOPSIS、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和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但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享受数字金融技术红利更充分,而西部地区则享受了数字金融政策红利。此外,不同维度的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的影响也呈现出异质性,金融数字化还不能发挥正向影响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错配、产业升级和环境规制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中介渠道。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新型城镇化 固定效应模型 中介效应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社区营造助推精准脱贫的机理建构及路径改善问题研究”(19MZ095)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与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