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美国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达标经验及启示

2021-11-10分类号:F832;F837.12

【作者】熊启跃  杨延昭  
【部门】中国银行研究院  中国建设银行  
【摘要】2019年1月1日,针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原则及条款》(TLAC要求)在美国正式开始实施。通过对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两家典型机构的研究发现,美国G-SIBs主要采取了发行合格TLAC债券、降低资产风险密度和压降系统重要性得分等达标措施,而美国监管部门也配合推出"祖父条款"、单点处置框架等政策,促进本国G-SIBs在成本可控条件下实现达标。根据"中国版"TLAC要求,我国G-SIBs将从2025年1月1日起分阶段满足TLAC要求。建议我国G-SIBs应充分利用低利率环境尽早发行TLAC债券,扩大内评法覆盖范围,优化资产配置,降低资产风险密度,并采取措施控制系统重要性得分的上涨。
【关键词】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TLAC要求  风险密度  内部评级法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新常态下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研究”(17JZD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融部门控制权网络与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研究”(72173019)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理论与实践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