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兼论补贴合理区间
2021-10-15分类号:F832.51;F425;F273.1;F812.45
【部门】安徽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摘要】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从创新规模和创新质量两个维度对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识别,并测度政府补贴强度的合理区间。结果显示:全样本视角下,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政府补贴位于一定区间时,才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在创新补贴投入过程中,创新激励首先会促进低质量创新,随着补贴规模的扩大,高质量创新行为得到激励,但高质量创新激励效应显著小于低质量创新激励效应。不论是创新规模还是创新质量,"寻补贴""政治关联"影响下的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效应都弱于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偏向于低质量创新,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不论何种补贴强度都会产生显著的创新激励效应。对于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目前的补贴规模还无法有效发挥创新激励效应;成熟期企业尽管创新规模效应不显著,但创新质量更高。为此,政府应当制定创新补贴的合理区间,引入动态创新补贴调整机制,提升高质量创新的补贴权重。
【关键词】政府创新补贴 补贴合理区间 企业技术创新
【基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环境税费改革对企业跨区转移和绿色生产的影响机制及效果评估”(KJ2020A000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业关联视角下环保税改革的减排效应及其扩散效应研究”(2108085QG300);;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与推进路径”(SK2020A0012)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