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确权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2021-09-15分类号:F321.1;F323
【部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利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农地确权与农业生产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农地确权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概率,并显著提高了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和从事畜牧业的概率。影响渠道分析表明,农地确权通过强化地权保护强度,进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发生调整。此外,在平原地区,农地确权会促使农户出租农地,减少农地租入以及参与非农就业,进而退出农业生产;在非平原地区,农地确权并未影响农地流转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但促进了农户从种植粮食作物向种植经济作物和从事畜牧业的转移。本文为理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提供了经验参考。
【关键词】农地确权 农业生产结构 双重差分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效应研究”(71903140);;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就业创业带动效应研究”(SC21C036);; 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回流劳动力就业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研究”(2021CXC12)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