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异质性下非税收入规模合理化的影响机制——基于341个地级市空间面板模型实证
2021-07-01分类号:F812.43
【部门】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摘要】本文分析了 2009—2018年我国非税收入呈跨行政区划的空间聚集分布特征;测算Morans' Ⅰ指数发现我国人均非税收入规模呈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考虑空间异质性,财政收入激励、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和投资对非税收入规模具有正向效果;财政分权、税收竞争、财政支出效率等因素对本地区非税收入规模具有反向效果。而对相邻地区,财政分权、财政收入激励、财政支出效率等因素则具有正向效果,税收竞争具有反向效果。部分因素(财政支出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作用效果由于空间因素的加入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非税收入规模 空间异质性 影响机制
【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吉林省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激励效应与优化策略研究”(2019B31);; 吉林财经大学博士基金项目(08193318)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