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侵蚀沟不同部位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多样性关系研究

2021-06-28分类号:S157.1

【作者】苟嘉皓  吴世祥  何聪  胡翠华  杨丹  刘守江  
【部门】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四川省干旱河谷土壤侵蚀监测与控制工程实验室  西华师范大学嘉陵江流域研究所  
【摘要】【目的】针对元谋干热河谷地区土壤水分对植物群落的影响,开展不同部位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为元谋干热河谷侵蚀沟植被多样性及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在植物群落样方调查和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基础上,对元谋干热河谷沙地村、金雷村、小雷宰12条典型侵蚀沟不同部位(集水区、沟头和沟床)含水量与植物多样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1)集水区、沟头、沟床不同部位土壤含水量分别为9.59%、10.11%和11.31%。(2)研究样区植物物种方面,丰富度指数Ma、香浓维纳指数H′、辛普森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E分别为2.470、2.094、0.836和0.840。(3)研究样区侵蚀沟集水区、沟头、沟床土壤的平均含水量与丰富度指数M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9、0.311、-0.146;香浓维纳指数H′相关系数分别为0.457、0.103和0.124;辛普森指数D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0.122、0.308;Pielou均匀度指数E相关系数分别为0.082、-0.164、0.228。【结论】(1)土壤含水量显示研究样区土壤较为干旱,水分可能是该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2)植物多样性指数表明侵蚀沟内植物物种较少,植被需要恢复,侵蚀沟亟待治理;(3)通过对样区不同部位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多样性指数相关性研究得出,总体上以正相关为主,表明土壤含水量越高,植被生长越好。进一步说明水分是该区植物分布和生长的限制因子。显著性总体上偏低,是因为整体干旱的环境内,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异不够显著所致,小地形和降雨对植被的影响更为显著。这对于元谋干热河谷侵蚀沟植被恢复工作开展过程中,需将土壤含水量与地形因子综合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元谋干热河谷  不同部位土壤含水量  植物多样性  相关性  限制因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348,41807075);; 西华师范大学一般培育项目(416627);西华师范大学英才项目(17YC114);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CXTD2018-10);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9E066);;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资助(17AZ0373)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