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促进抑或抑制: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的创新产出效应——影响机制与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2021-09-07分类号:F273.1;F832.51

【作者】李义超  许丽丹  
【部门】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会影响自身的资源配置,进而影响其创新行为。若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主要是为合理利用其闲置资金,则可以通过改善财务流动性增加创新投入,进而提高创新产出;若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主要是为短期套利,则可能挤占创新资源,进而不利于创新产出的增加;由于不同的企业在资金状况及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的创新产出效应会表现出明显的企业异质性。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广延边际角度(是否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和集约边际角度(非关联委托贷款发放规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样本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对其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贷款规模越大抑制效应越强;相对来讲,融资约束较低、股权集中度较高、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样本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对其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更大;样本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或者增加非关联委托贷款规模,都不会促进其流动性供给的增加(即不存在资金储蓄效应),反而都会减少其研发强度(即存在资源侵占效应),进而抑制创新产出增长。上述结论警示新时代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纠正不合理的资金配置行为: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应进行科学引导和适度监管,约束企业主要为短期套利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进而挤占创新投入的短视行为;另一方面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并改善资本结构、优化治理结构,促进创新投入和产出增长。
【关键词】非关联委托贷款  创新产出  创新资源  资金储蓄效应  资源侵占效应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NDJC208YB);; 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2020C25038);; 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科研项目(TFS20KY003)
【所属期刊栏目】西部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