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三:业绩报告(下)

2021-06-03分类号:F233

【作者】张为国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业绩报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各具体业务会计准则的争议及执行结果都会通过业绩信息反映出来,因此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或起点。本文循着业绩报告会计准则的历史沿革,分析相关基本概念与原则之争。结论包括:为如实反映资本和收益的关系,业绩报告应基于收益满计观;为更好地反映企业和管理人员的业绩,更准确地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业绩报告应按一定标准,将综合收益分为损益和OCI,损益又进一步按营业、投资和筹资活动分类,非常损益应在业绩报表或其附注中单独列报或披露,或通过另类业绩指标来披露;业绩指标的分类与报告,不可能完全遵循原则或规则导向,因此,在准则制定、执行和监管过程中总有一定的判断空间,也免不了各种争议;相关决策目标是既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又能降低随意调节业绩指标的可能性;我国业绩报告会计准则及监管反映了IFRS的总体发展趋势,但相关会计准则在与IFRS持续趋同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如何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规则协调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  IFRS  业绩报告  综合收益  证券市场监管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财会月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