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的嬗变
2021-09-15分类号:S812
【部门】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安全与国家生态安全息息相关。黄土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分布地,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探究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演变历程对该地植被的恢复重建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史料探究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的嬗变历程。研究表明: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更新世到全新世中期,黄土高原草地植被随气候变迁经历了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的多次转变。到全新世晚期,由于暖期结束、气候总体变冷变干、人口基数增加和农耕文明的发展,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向干草原转变,草原带逐渐南移,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面积不断减少,荒漠草原分布范围变广。随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展开,生态建设成效逐渐凸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试点等生态项目实施下,黄土高原的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如今黄土高原山青草盛,绿意盎然,植被恢复已经到达区域水资源承载的极限,生态建设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仍需要探索新的治理思路与模式。
【关键词】黄土高原 草地类型与分布 草地嬗变 人类活动 农牧变迁 水土保持 生态治理
【基金】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普及项目(2020133317);; 国家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现代化路径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72033009);; 兰州大学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2020-3)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