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枸杞叶片膜透性和膜保护系统对不同历时净风和风沙流吹袭的响应
2021-06-15分类号:S567.19
【部门】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摘要】以二年生盆栽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风洞模拟试验,研究了12 m·s~(-1)风速和63.28 g·(cm·min)~(-1)风沙流强度吹袭胁迫0 (CK)、 10、 20和30 min下二年生黑果枸杞叶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以揭示黑果枸杞对净风和风沙流胁迫的适应能力和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净风胁迫下,MDA含量先降后升,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 SP)含量逐渐降低,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含量和脯氨酸(proline, Pro)含量呈增加趋势,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先升后降。风沙流胁迫下,MDA含量、POD活性、CAT活性、Pro含量、SS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均大于CK,膜透性增加,SP含量下降,SOD活性先降后升。这表明,黑果枸杞叶片在净风和风沙流吹袭下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且均通过Pro和SS含量的积累增强渗透调节作用,提高植株抗风沙能力;净风胁迫下,POD起到保护作用,风沙流胁迫下,SOD、POD和CAT活性共同对减轻细胞膜受损发挥了协调保护作用。
【关键词】风洞试验 风沙流胁迫 膜透性 保护酶活性 渗透调节物质 生理响应 膜脂过氧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244、31560215);; 甘肃省青年基金(17JR5RA013);; 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创新项目“林学一级学科建设开放基金”(GAU-XKJS-2018-112)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