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ST和MCR模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生态保护红线优化
2021-11-09分类号:X171.4
【部门】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摘要】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是顺应新时代多规融合趋势、推进国土空间高效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南方山地丘陵区典型县奉新县为例,基于In VEST模型进行生境质量评价以识别生态源地及其缓冲区,采用水土流失敏感性修正基本阻力面,运用MCR模型构建奉新县生态安全格局,定量衡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有效性评价,继而提出奉新县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生态源地及生态源地缓冲区面积分别为144.42 km~2、354.01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76%与21.47%,并识别出19个生态节点;(2)识别出关键生态廊道76 km,一般生态廊道315 km,与生态节点、生态源地、生态源地缓冲区共同构成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面积共498.43 km~2,占奉新县总面积的30.23%,集中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山地丘陵区;(3)经有效性评价证实生态安全格局较生态保护红线更具生态优化意义;(4)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补划区与生态保护红线储备区,共为生态保护红线调整优化预留了199.34 km`2的高质量后备资源,形成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南方山地丘陵区生态保护红线的评估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安全格局 InVEST模型 MCR模型 南方山地丘陵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49);; 江西省赣鄱英才“555”领军人才项目(201295)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