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年草地土壤氮循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1-08-15分类号:S812.2
【部门】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氮素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限制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因子;氮循环作为土壤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核心之一,将草地生态系统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尤其是氮的投入对于草地生产力的高低至关重要。但是,土壤氮素的损失会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活。因此,研究草地土壤氮循环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0-2020年草地土壤氮循环方面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在氮循环方面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国内外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提高文章质量。此外,本文系统综述了生物因子(植物、微生物)、人类活动(放牧、火烧、开垦、刈割等)和非生物因子(大气氮沉降、增温与CO2浓度升高、降水)对草地土壤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对未来亟待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提出要注重全球变化因子耦合作用下,对草地土壤氮循环区域尺度上的长期研究,完善氮循环模型,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 氮循环 氮矿化 土壤微生物 文献计量分析
【基金】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KF-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2176)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