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多样性

2021-10-28分类号:S567.236

【作者】李秋桦  夏体渊  任禛  裴妍  尹敏  陈泽斌  唐佐芯  字学庆  
【部门】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省高校生物炭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大学医学院  
【摘要】【目的】探究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七内生细菌16S rRNA基因V5~V7区进行序列测定,并对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三七的根、茎和叶中分别获得了385、206和226个OTU,3个部位中相同的OTU数为167个,占比19.04%。归类物种分类结果表明,叶部内生细菌种类归属于16门27纲74目134科222属,优势属为Cutibacterium和劳尔氏菌属(Ralstonia),分别占28.70%和14.57%;茎部内生细菌种类归属于12门20纲58目108科178属,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占45.50%;根部内生细菌种类归属于19门24纲75目137科202属,优势属为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和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分别占24.78%和21.94%。从整体结果看,根部物种的丰度高于茎部和叶部。【结论】三七不同部位的内生细菌含有丰富的群落多样性,但不同部位的丰度不同,整体表现为根>叶>茎,且各部位的优势属并不相同,部分优势属细菌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可进一步的开发利用。通过对三七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为后续筛选生防菌株奠定基础。
【关键词】三七  多样性  内生细菌  高通量测序
【基金】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面上项目“缓解三七根腐病(Fusarium solani)最优AMF筛选及其调控生理及分子机制”(2018FH001-037);; 云南省基础研究面上项目“云南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活性天然产物的高通量基因组挖掘及生物合成机制研究”(202001BB050069);; 云南省青年拔尖人才项目(YNWR-QNBJ-2019-031);; 云南省科技厅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导专项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