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检验
2021-08-23分类号:F126.1;F724.6;F832
【部门】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提升国内市场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扩宽金融服务广度,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并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实证评估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成立。第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支付速度、扩大其信贷规模以及降低农民预防性储蓄三种路径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其中,信贷规模渠道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积极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缩小城乡居民享受型消费差距以及发展型消费差距上的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支付便利性 信贷规模
【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包容性增长背景下城镇化减缓贫困的作用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2017SK07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