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不同创业类型的探讨
2021-10-01分类号:F124.7;F279.2
【部门】长春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改善城乡收入二元化格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推动我国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均衡发展、充分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创业分为创新型创业和一般性创业,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0年至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创业活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性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均能显著改善城乡收入格局,说明创业型经济发展具有包容性、普惠性特征,能够改善城乡二元收入格局;在作用机制上,两类创业活动在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还会通过推动经济增长来做大蛋糕,以及推动城市化发展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间接改善城乡收入格局。
【关键词】创业 一般性创业 创新型创业 城乡收入差距 中介效应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冠疫情后经济恢复期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策略研究”(2020C060)项目负责人:马天女;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与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理性化研究”(2019C031)项目负责人:赵太阳;;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治理路径研究”(2020B094)项目负责人:豆志杰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