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降低城市环境污染?——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2021-06-29分类号:F125;X321
【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立足国内和国际"双重视角",利用DID和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环境污染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采用古代"丝绸之路"途径城市作为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来改善国内沿线城市的环境污染,同时对国外沿线国家或地区也不存在所谓的"污染转嫁"。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安慰剂、变换PSM匹配及内生性处理之后依然稳健。本文结论正面回应了"一带一路"倡议中所谓的"污染转移威胁论",同时也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具有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PSM-DID 环境污染 污染转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构建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18ZDA03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突围路径”(20BJL053);;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环境效应及绿色升级路径研究”(19YJA790110)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