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2021-06-26分类号:S731.7;TU982.29
【部门】肇庆学院发展规划处 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
【摘要】综合运用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7 586个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叠加分析法探测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总体空间分布上,国家森林乡村呈现"大集聚、小分散"分布格局,经向性特征显著,具有显著的东多西少的格局特征;(2)区域空间分布上,在三大地区、八大分区和省际层面上分布极不均衡,东部地区森林乡村占比达40.23%,大西南、长江中游等6个区域占比达到79.79%;(3)空间密度分布上,高密度区域分布于黑河—腾冲一线以东的北京和苏浙皖赣湘交接区域,华北、华中与华南为两个核心绵延区;(4)空间关联特征上,呈现中东部热,西北、东北部冷的空间关联特征,冷点区域变化较小,热点区域呈现零散和带状分布向团状集聚转变的特征;(5)影响因素上,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受经济、社会、生态和自然地理多重因子影响,其中受生态因素的影响较大,河流、地形、气候对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也较大。
【关键词】国家森林乡村 地理探测器 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 自然地理因素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YJC850006);;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2020ZDZX1010)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