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环保督察的震慑效应与我国环境治理机制的完善
2021-08-18分类号:X321
【部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2016年我国实施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政策,督察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干部绩效考核和晋升,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较强的震慑效应。在督察期间,地方政府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对空气污染产生了短期影响。本文将2016—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信息和中国地市日度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匹配,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被督察地市产生了震慑效应:督察组进驻时,被督察地市PM2.5浓度相较进驻前下降了19.34%;督察组离开时,PM2.5浓度上升了18.13%。中央环保督察对同省邻近非督察地市也产生了近邻震慑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发现督察期间同省邻近非督察地市PM2.5浓度也下降了5.92%。同省邻近非督察地市空气质量的改善通过溢出效应又进一步提高了被督察地市的空气质量。而被督察地市的省外邻近非督察地市的空气质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市主要领导的晋升激励、在任时间以及本地联系都会影响地方政府应对环保督察的污染治理策略。基于此,本文从完善我国未来环境监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震慑效应 环境治理 中央环保督察 空气污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升级路径与机制研究——基于企业与区域互动的视角”(418011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两山’转化理论下生态的经济价值转化效率考察:测度、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21XJC790002)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动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