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中国财政空间研究——基础条件、国际比较与维持策略

2021-08-05分类号:F812

【作者】何代欣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  
【摘要】财政空间是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础条件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维持财政空间的基础条件与以往不同。研究发现,我国债务空间随统计口径扩大有所收窄,而多个口径下的财政赤字都处于上升通道。与同时期人均GDP10000美元的国家相比,中国基础财政盈余率均值(2012—2019年)为-3.5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86%近一倍,但债务负担率均值(2010—2019年)为35.50%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66.37%的一半左右。财政赤字上升源于积极财政政策导向下的年度财政扩张。而债务负担率水平相对较低,又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推动了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研究认为,未来维持中国财政政策空间的政策部署,要与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定位匹配,要关注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主要宏观政策变化,还要加强财政资源整合并提升流动性。
【关键词】财政空间  基础财政盈余率  财政赤字  债务负担率  宏观调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积极财政政策松弛地方政府借款约束的理论机制、趋势预测及管控策略”(71973149);;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项目“‘十四五’财政政策空间研究”(202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