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体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抑制还是促进?
2021-09-26分类号:F832.1;F124.1
【部门】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对传统的单一银行体制的金融模式进行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金融体制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步伐的加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追求"自由化""商业化""国际化"是这一时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但时至今日,中国的金融体制仍然是一个混合模式。尽管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趋向,但在这个体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较强的非市场因素,如政府干预、国有银行在金融系统的主导地位、银行冲动行为等。
【关键词】中国金融体制 效率特性 新古典主义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性 配置效率
【基金】美国福特基金项目“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国际化”(37110034);;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研究”(15BJL00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参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