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推进制造业区域间转移研究——基于供应链动态关联视角
2021-10-15分类号:F424;F719
【部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摘要】近年来,如何推进产业向东西部地区转移、避免过快过多向外转移,进而形成国内大循环格局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本文围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供应链协同组织关系增强中西部地区对制造业吸引力的路径机制,对中西部地区8个地级市、11个大行业、24家企业进行案例分析,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缩短产品或原材料空间距离、提供专业平台服务、增强服务可获性等方式协同推进制造业区域转移,能够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通过提升服务效率、集聚服务配套、深度融合制造业等方式协同推进制造业区域转移,能够提升制造业效率;通过发挥关键环节供应链核心带动作用、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配合区域互济互补等方式协同推进制造业区域转移,能够增强制造业粘性;这三种方式都增加了中西部地区对制造业的吸引力。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推进制造业区域转移还有较大短板和困难,如存在重转入制造企业要素配套而轻生产性服务配套供给、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育环境有缺陷、生产性服务业与转移制造业不适配、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推进制造业转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机制和加大政策支持。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区域转移 供应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业’融合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20&ZD084);; 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课题“产业转移发生机理、发展趋势与评价研究”(编号:202001020)的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纵横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