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常态化:对“个体——环境”交互机制的探索
2021-08-05分类号:C913.7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摘要】志愿服务发展既依托于国家推动下的制度化建设,也需要广大社会成员对其发自内心的认可和主动而持续的参与,即走向常态化。围绕此,本文着力对志愿常态化的内涵和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在常态化过程理论的启发下重新定位了志愿常态化。志愿常态化是志愿者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行动和认知判断志愿服务各方面的元素是否自洽的过程,即个体与环境在交互中对一致性的持续塑造。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结果的引导,本文对志愿者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归纳了"个体—环境"交互的四重机制,即情境关联、成员嵌入、圈子连带和能力适应。这四重机制的交互方式和时机不同、方向多维,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志愿常态化中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建构。志愿常态化需要合理地激发和释放志愿者的主体性,引导其在"求同"的意图下建构志愿体系。
【关键词】志愿常态化 个体—环境 交互机制 随机森林模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A078)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世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