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分区分级分类调控策略研究

2021-10-26分类号:F127

【作者】苗长虹  张佰发  
【部门】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摘要】科学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保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流域安全,需要在生态安全基础上对其不同地域空间进行合理功能定位,探索建立分区分级分类调控的新体系。通过构建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维度的指标体系,使用SPSS聚类分析,对黄河流域91个地市、739个区县进行功能的分区、分级、分类识别和调控方向分析,结果如下:(1)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粮食生产和资源储存三大功能,使用单位生态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以及采矿业从业人数占比进行分区,可以划分为粮食生产区、资源储藏区和生态保护区。(2)从经济功能入手,使用经济和人口指标,从市区和市域两方面出发,将91个地市进行等级划分,其中西安、郑州、济南和青岛经济发展好、分类级别高,是流域中心性城市,带动着整个流域的发展;兰州、呼和浩特和太原经济发展较好,等级较高,三者可作为区域中心性城市,带动周边区域发展。(3)综合考虑生态、人口、经济、农业和资源,对区县进行分类,同时与主体功能区划进行对比,立足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将739个区县划分为8种类型,分别为发展核心区、适度开发区、生态保障区、限制开发区、粮食保障下的重点开发区、粮食保障下的适度开发区、生态保护下的重点开发区以及生态保护下的适度开发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必须将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作为前提条件,协调好三者的关系是调控的核心任务之一。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分区分级分类  调控  主体功能区划  生态保护  粮食安全  中心城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637)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