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贫困县政策的减贫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
2021-11-26分类号:F323.8
【部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北京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深圳)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摘要】设定国家级贫困县是我国近40年来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评估现行扶贫政策的脱贫减贫效应及区域差异性并剖析原因,可对我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理论和政策参考。文章利用OLS和GWR模型,在综合考虑县域空间资源禀赋、社会和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下,分析国家级贫困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增长作用及其空间差异性和原因。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影响力存在空间异质性,呈现出从我国西北向东南递减、在部分中部偏东南地区出现抑制作用的圈层结构;土地资源禀赋、社会基础、经济发展基础对县域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其成因可由县域间发展阶段差异而导致的主导生产要素不同、市场调控与政策干预力度差异等解释。为有效解决新时期精准扶贫稳定支持、缩小城乡差距,政策制定应兼顾地方经济基础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实施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行动机制。
【关键词】国家级贫困县 经济增长 空间异质性 GWR模型 减贫效应 乡村振兴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110030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