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合作网络演化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2021-09-20分类号:F273.1;F272.5
【部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基于中国科学院1985—2019年合作专利数据构建专利合作网络,在对专利合作态势以及城市尺度下的合作网络进行演化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结构洞及其二次项对创新合作网络节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1)中国科学院的专利合作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发展过程呈现三阶段特征,其中企业是最广泛的合作主体,合作领域从传统行业向高新技术行业转移趋势较为明显;(2)专利合作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基本形成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中心,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为顶点的高强度专利合作菱形区域;(3)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与当期、滞后1期、滞后2期创新绩效均显著呈倒"U"型关系,而结构洞与当期、滞后1期、滞后2期创新绩效均显著呈"U"型关系。研究结论的主要启示为:中国科学院应继续加强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间的创新合作,并加强跨地区合作、优化创新空间布局,且应注意避免因中心度过高而给创新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专利 合作网络 中心度 结构洞 创新绩效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地域功能空间格局的形成机理与识别方法”(41630644)
【所属期刊栏目】科技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