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与致病性
2021-07-15分类号:S435.111.41
【部门】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于2017—2019年收集福建省23个水稻种植地的穗颈瘟样本,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对从穗颈瘟样本中分离的病菌单孢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52个稻瘟病菌单孢,并分析其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同时接种于82份不同品种的水稻材料,测定各生理小种的致病力.结果显示: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优势种群为ZA群,占比达39.48%;ZB、ZC、ZD群菌株的占比分别为23.68%、13.82%和11.18%;致病力达到50%以上的生理小种有8个,分别为邵武地区的ZA_1(67.19%)、ZA_(37)(67.19%),建阳地区的ZB_5(65.63%)、ZA_5(57.81%),光泽地区的ZE_1(54.17%),宁化地区的ZD_7(53.13%),龙岩地区的ZB_5(52.78%),松溪地区的ZC_(13)(51.56%);不同区域的稻瘟病菌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且其致病力在不同年份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稻瘟病菌 抗性鉴定 优势种群 生理小种 致病性
【基金】福建省农业引导性重点项目(2019N0057);; 农业部“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平综合试验站”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