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水平与城市群内部的创新空间分布
2021-11-20分类号:F124.3
【部门】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从网络效应出发,探究信息通信技术使创新空间分布趋向均衡的理论机制。利用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门限回归模型,检验在不同互联网普及程度下各类创新主体对城市创新产出贡献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内,创新主体位于互联网普及程度高的城市对创新产出具有更高的边际贡献,互联网普及率13.67%和38.98%分别为创新主体边际贡献门限效应的两个临界点,达到38.98%后大学、外资企业、消费者的创新效率达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预作用相对降低;早期阶段,中心城市率先达到互联网普及的临界点,但随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消弭了城市间互联网"接入鸿沟",大部分城市突破了互联网普及的门限条件,互联网快速普及促进创新空间分布趋向均衡,为摆脱极化陷阱创造了条件。据此从城市群层面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协调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提出建议:关注中心城市的创新发展,集中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契机,优化调整创新空间分布;推动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更大地理范围内将创新主体纳入网络效应作用机制。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 发明专利 信息通信技术 创新空间分布 门限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半参数门限空间滞后模型理论研究及其应用”(72073030),“半参数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71571046)
【所属期刊栏目】科技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