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观念与结构: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话语的百年演进之路
2021-08-23分类号:F124.3;D25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从利益、观念、结构3个维度出发,考察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话语百年变迁的结构性力量。其中,"利益"是理性基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民族和国家利益有不同表现,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科技创新话语策略选择;"观念"是价值导向,其不断赋予科技创新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并对科技创新予以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结构"是条件约制,在外部环境结构和内部社会结构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经历了从自力更生、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到联合运行的转变,从大众范式、专业范式到系统范式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话语演进本身是一个辨证过程,呈现出联系性与整体性、结构性与能动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特征。面向未来,仍需进一步加强话语自觉规划和实践,努力建设与国家和人民利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社会内外部结构相匹配、相适应的科技创新话语系统。
【关键词】利益 观念 结构 中国共产党 科技创新话语 形塑机制 结构性变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20VSZ020)
【所属期刊栏目】科技进步与对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