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下的城市生产要素投入均衡度及形成机制探讨

2021-11-11分类号:F299.2

【作者】李储  徐泽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是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论文基于中国315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分别从宏观(经济区)、中观(城市群)和微观(行政等级)等尺度上构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洛伦兹曲线,进而确定了各要素的均衡度排序和全要素的均衡类型。结果表明:分要素来看,区位条件越好、极化效应越弱、行政等级越高,均有助于生产要素投入均衡。全要素而言,存在全面均衡、全面失衡和过渡阶段等三种均衡类型。兼论形成机制,本底条件、功能定位和决策自由分别是生产要素投入的"根基""航标"和"阀门"。经济新常态下的城市科学管理可从改善区位条件、降低极化效应和提高行政等级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生产要素理论  洛伦兹曲线  空间均衡  形成机制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十四五’”时期人地关系的再认知”(21XNH031)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