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澜沧江小湾库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评估及其时空变化

2021-06-04分类号:Q948.1

【作者】吴嘉伟  彭梦  李罗新  谭凤霞  何秋杰  吴泽成  柴毅  
【部门】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所  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  
【摘要】为了解澜沧江小湾库区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于2017-2019年8月使用叶绿素a法、黑白瓶法和生物量法对小湾库区进行初级生产力测定、估算。结果显示:2017-2019年小湾水库初级生产力(以C计)为0.17~5.26 mgC/(m~3·d),三年平均值分别为(2.67±1.10)、(2.68±1.14)、(2.38±1.11) mgC/(m~3·d);黑白瓶法测得初级生产力(以溶氧计)为0.87~2.31 mgO_2/(L·d),三年平均值分别为(1.23±0.19)、(1.51±0.40)、(1.45±0.33) mgO_2/(L·d);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16~5.49 mg/L,三年平均值分别为(1.51±0.56)、(2.42±1.19)、(2.95±1.12) mg/L。三种测量方法中叶绿素a法估算各年份结果最稳定,可作为周年代表值;黑白瓶法测量结果空间变化范围最小,可作为库区均值,生物量易受环境因子影响,不宜估算全年生产力终值。从时空分布看,连续三年黑惠江生产力最高,澜沧江上游最低,三种测量结果呈现出支流>下游>中游>上游的变化趋势,不同年份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分布基本一致,小湾水库营养盐与透明度是各江段初级生产力主要影响因子。
【关键词】小湾水库  浮游植物  初级生产力  黑白瓶法  生物量
【基金】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KFT202006);; 澜沧江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发展规划项目(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2017)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