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几何形态测量法的剑尖枪乌贼角质颚形态变化研究
2021-11-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摘要】研究生物体的个体发育有助于充分认识其个体形态变化规律,从而了解生物体结构的功能性与形态间的相关关系。为探究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角质颚的生长变化规律,本研究使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分析了不同性别及发育阶段角质颚大小和形态的差异,并揭示其背后的生态含义。研究结果显示,剑尖枪乌贼不同性别个体的角质颚大小在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雌性个体角质颚大于雄性个体,但不同性别角质颚形态差异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和薄板样条变形网格显示,角质颚形态由未成熟至成熟期呈渐变规律。在发育过程中,上、下颚的头盖和翼部变得更大,脊突更加凸出,颚角夹角逐渐变小;上颚喙部更加尖锐,但下颚喙部逐渐变得迟钝。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上颚在未成熟期形态变化较小,在亚成熟期和成熟期变化较大,亚成熟期和成熟期形态变化趋势相似;下颚在未成熟期和亚成熟期形态变化较大,成熟期形态变化较小,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剑尖枪乌贼在发育过程中,角质颚形态随着其个体不断发育呈渐变规律,同时角质颚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可能与剑尖枪乌贼发育过程中的摄食和环境变化有关。
【关键词】剑尖枪乌贼 角质颚 几何形态测量学 个体发育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4);;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NSFC41876141);;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9DZ1207502);; 农业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OF2018-02)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