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刺参性腺酶解过程风味变化
2021-11-26分类号:TS254.1
【部门】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
【摘要】生物酶解是提高水产品蛋白质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且酶解过程往往伴随肽类、氨基酸、小分子挥发性成分等的生成或反应,进而引起酶解液风味变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性腺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功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为探究仿刺参性腺酶解过程蛋白质和风味的变化规律,采用中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对酶解过程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组成、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仿刺参性腺匀浆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的初始含量分别为1.14和0.15 g/100 g,可溶性蛋白质在酶解前30 min内迅速增加,之后基本保持不变,氨基酸态氮含量在前90 min内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90 min后略有下降,90 min时水解度最大,达43.66%。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酶解液的鲜味有所增强,腥味减弱,甜味和苦味也略有增强。酶解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呈鲜味的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呈甜味的甘氨酸和丙氨酸。仿刺参性腺酶解过程气味发生明显变化,烃类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明显增加,二甲基硫醚含量显著降低,这可能是酶解液腥味减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海参性腺 水解度 电子鼻 GC-MS 风味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2019YFD0902105)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