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江牡蛎冻干组织糖原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2021-11-26分类号:TS254.7;O657.33
【部门】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
【摘要】糖原直接影响牡蛎的风味和营养品质,常作为评价牡蛎品质质量的重要标准。近红外光谱模型可以实现糖原含量的快速准确检测。本研究以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蒽酮法、近红外技术分别获取了外套膜、鳃、闭壳肌、肝胰腺、唇瓣、性腺等6个组织及全部软体部混样共909份样品的糖原含量及光谱数据,结合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近江牡蛎6个组织及全软体部的糖原含量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和交叉验证。结果显示,所测样品光谱数据经一阶求导、乘法散射校正及平滑预处理后,建立的模型最优;所建立的7个模型的建模相关系数(R_(C))为0.9716~0.9963,其外部验证相关系数(R_(EV))以及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_(CV))分别为0.9490~0.9908和0.9694~0.9969,且模型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的RPD值均大于2.5,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准确预测近江牡蛎相应组织样品的糖原含量。本研究建立的近江牡蛎糖原含量NIR分析模型,不仅丰富了牡蛎糖原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资料,还为实现近江牡蛎糖原成分的快速、准确测定提供了技术支撑,在近江牡蛎品质性状改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近江牡蛎 近红外模型 冻干组织 糖原含量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90010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1XT01);;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JZZY020706)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