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围隔实验研究虾夷扇贝与龙须菜养殖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
2021-06-17分类号:S931.1
【部门】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海洋大学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摘要】于2015年秋季在桑沟湾开展围隔实验,研究了60 h内高容量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养殖对水体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浮游植物群落)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养殖的虾夷扇贝和龙须菜在60 h内能够显著改变水体中的溶解氧(DO)和溶解态无机氮(DIN)浓度,同时能够显著影响浮游植物种群丰度和组成特征。从各实验组来看,12 h后虾夷扇贝和龙须菜实验组浮游植物丰度显著低于空白实验组。虾夷扇贝对水体中4种硅藻优势种[包括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双菱藻(Surirella sp.)、菱形藻(Nitzschia spp.)、针杆藻(Synedra spp.)]的滤除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性,即对柔弱拟菱形藻和双菱形藻有较大的滤除效应,但菱形藻和针杆藻却影响不大。基于水体中光合色素变化特征也揭示了虾夷扇贝对浮游植物的选择性摄食效应,即虾夷扇贝能够显著滤除水体中的岩藻黄素(fucoxanthin, 硅藻特征色素)、别藻黄素(alloxanthin, 隐藻特征色素)。与此相反,青绿藻素(prasinoxanthin, 微微型藻类的特征色素)在48 h后,虾夷扇贝实验组显著高于空白实验组和大型藻实验组,说明龙须菜养殖对微微型青绿藻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虾夷扇贝 龙须菜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围隔实验 桑沟湾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803);;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JZZY0207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所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20603022018002; 20603022019012);;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19.098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TD12)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