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铁促进半叶紫菜华北变种丝状体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生化基础

2021-07-12分类号:S917.3

【作者】梁洲瑞  汪文俊  刘福利  张朋艳  袁艳敏  姚海芹  孙修涛  王飞久  
【部门】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摘要】通过探讨半叶紫菜华北变种(Pyropia katadae var. hemiphylla)丝状体在不同铁浓度下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孢子囊枝形成率及若干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活性氧含量、抗氧化剂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变化规律,以期获得适宜其生长及孢子囊枝形成的铁浓度范围,并初步揭示其在不同铁浓度下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0.040 mg/L铁浓度下,半叶紫菜华北变种营养藻丝有较高的RGR、光系统Ⅱ最大量子产量(F_(v)/F_(m))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表明此铁浓度可促进营养藻丝的光能转换效率和光保护能力的提高,并利于其生长。高铁浓度(0.160~0.800 mg/L)组的营养藻丝RGR显著降低,而贝壳丝状体孢子囊枝形成率显著增加,表明高铁浓度抑制了藻丝的营养生长,而促进了藻丝营养生长状态向发育状态的转变。贝壳丝状体的孢子囊枝比例与F_(v)/F_(m)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营养藻丝向孢子囊枝转变后,贝壳丝状体的光能转换效率显著提高。铁的添加使藻丝中活性氧(ROS)含量显著增加,而类胡萝卜素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和GR)活力与ROS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藻丝的抗氧化系统可对铁介导的过量ROS作出积极应答,以平衡ROS的产生和清除。本研究可为半叶紫菜华北变种的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半叶紫菜华北变种  铁  生长  孢子囊枝形成  叶绿素荧光参数  生化特性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1505; 2018YFD0900305);;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项目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2020TD27)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