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地区中稻碳通量的变化特征
2021-12-02分类号:S511.32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湘中地区中稻大田生育期(2019年6—9月)的碳通量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稻田生态系统碳交换中的净碳交换量(NEE)、总初级生产力(GPP)和总呼吸(Reco)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稻大田生育期内碳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碳通量月平均日变化总体成“U”型单峰曲线变化,不同月份的差异体现在“U”型的高度上;中稻大田生育期内不同生育时期的固碳能力有所不同,孕穗期、齐穗期、灌浆中期、分蘖盛期、成熟期的固碳能力依次减弱;NEE、GPP和Reco的变化曲线分别呈现出“U”型、倒“U”型和“偏锋”型特征;中稻大田生育期内的NEE总和、GPP、Reco分别为–173.93、587.62、413.68 g/m~(2)。研究发现,湘中地区中稻大田生育期内表现出一定的碳汇功能,这也正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和产量潜力挖掘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稻 碳通量 涡度相关 净碳交换 湘中地区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1506)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