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对泥鳅营养品质的影响

2021-08-18分类号:S966.4

【作者】蔡丽君  郭全友  马东林  王海华  杨絮  马本贺  黄海潮  郑尧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湖泊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南昌市特种水产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台湾泥鳅和泥鳅的形体性状、营养成分和品质差异,并探讨了它们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台湾泥鳅的肥满度显著高于泥鳅,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 in pond-cultivated mode, PPOC)肥满度(1.00±0.01) g/cm~(3)显著高于池塘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in pond-cultivated mode, MPOC) (0.50±0.01) g/cm~(3) (P<0.05),泥鳅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台湾泥鳅(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台湾泥鳅(P<0.05),池塘养殖模式下2种泥鳅的致动脉粥样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显著低于稻田养殖的相同品种(P硬度_((PPAC)),弹性_((MPOC))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形体性状与营养品质密切相关,肥满度与体长体高比呈负相关(–0.996),与质构特征、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与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呈负相关。综上所述,池塘模式更适合台湾泥鳅养殖,稻田模式更适合泥鳅养殖。
【关键词】台湾泥鳅  泥鳅  养殖模式  形体特征  营养品质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17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任务费(2020TD68)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