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结构配置的阶段变化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探讨
2021-08-28分类号:F323.3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结合蔡昉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分析了要素结构变化、矛盾冲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归因,研究得出:"马尔萨斯陷阱"阶段,农业劳动力"淤积"在农村,资本要素不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随着要素流动半径加大而提高;刘易斯转折阶段,出现要素短缺,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减缓;新古典经济发展阶段,要素市场竞争促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减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必然结果,在这个连续谱全景图框架下,需要规范土地流转并实施土地改良工程,规范农机补贴流程,提高农机行业制造水平,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农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要素配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73042,71473080)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