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平鲉低氧耐受能力及血液学和鳃组织学变化
2021-11-05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摘要】为探明许氏平鲉低氧耐受能力及低氧胁迫过程中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鳃组织形态结构变化,本研究分析了许氏平鲉临界氧分压(Pcrit)和失去平衡点(LOE)时溶解氧含量,观察了低氧胁迫和恢复溶解氧过程中呼吸行为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分析了血液生理[红细胞数目(RBC),白细胞数目(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积压(HCT)]、生化[葡萄糖、皮质醇]指标以及鳃组织形态学和鳃组织气体交换率(PAGE)变化。结果显示,在温度18 ℃、盐度30,pH值7.85的条件下,许氏平鲉[(88.01±5.34)g] Pcrit和LOE溶解氧含量分别为(3.96±0.11) mg/L和(2.60±0.21) mg/L。随着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血浆皮质醇和葡萄糖分别在LOE和Pcrit达到最高;许氏平鲉血液RBC、Hb和HCT在LOE达到最高,RBC无显著性变化。低氧过程中,许氏平鲉呼吸频率和PAGE分别于Pcrit和LOE达到最高,且低氧导致许氏平鲉鳃小片长度(SLL)、间距(ID)、周长(perimeter)显著增加;鳃小片宽度(SLW)则随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而变窄,在LOE处达到最小值。许氏平鲉鳃小片末端膨大、基质肥大、增生比例在低氧过程中显著增加。恢复正常溶解氧24 h后,上述各项检测指标恢复至正常,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中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综上,许氏平鲉对水体低溶解氧变化反应敏感,低氧应激导致其血液生理生化相关指标和鳃小片形态发生显著性改变,恢复正常溶解氧24 h后可以显著缓解低氧胁迫应激,相关结果为研究许氏平鲉低氧耐受生理调控机制和高效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许氏平鲉 低氧耐受 呼吸频率 血液生理生化 鳃组织结构
【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8SDKJ0303-4;2018YFJH0703);;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9YFD09009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603022020008,2020TD51)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