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黄海中南部斑鰶产卵场适宜性的影响
2021-08-13分类号:S932.4
【部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摘要】气候变化会引起海洋中的环境因子发生变动,进而会影响鱼类产卵场的适宜性。为全面了解气候变化下黄海中南部近海海域斑鰶的产卵场适宜性变动规律,为黄海中南部产卵场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根据2014—2018年5—7月黄海中南部产卵场调查数据,并结合FVCOM(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模型提取的表层水温、表层盐度、水深、离岸距离、海表流速以及NOAA数据中心的叶绿素a浓度6种环境因子,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构建黄海中南部斑鰶产卵场适宜性的分布模型,并根据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预测该鱼种产卵场在未来的潜在分布。结果显示,不同月份中影响斑鰶鱼卵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同,主要因子在5—7月分别为水深、叶素素a和表层水温,其偏差贡献率分别为24.49%、28.08%、26.26%。。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下,斑鰶的适宜产卵场将向北迁移。此外,黄海中南部北部沿岸海域及南部远岸深水区的栖息地适宜性明显增加。因此,未来在产卵场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应当充分考虑这一变动趋势。
【关键词】气候变化 产卵场 黄海 斑鰶 随机森林
【基金】山东省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专项(2018SDKJ050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852)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